目前分類:2012 Spring - Traveling - Europe - Croatia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短短兩個禮拜不到的旅行時間,但卻花了三個多月的時間,終於完成了這趟五月份所去的亞德里亞海仙境 - 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黑山共和國共十六篇的圖文BLOG。雖然有人問說幹嘛這麼辛苦寫這個 ? 我會說: 寫BLOG並不是為了衝人氣(實際上也沒啥人氣可言), 寫BLOG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不外乎是給自己有個留戀與回憶的依據,也是最好詮釋方式之一,每個人都有老的一天,也許看了這些美好的回憶後,還能夠讓自己年輕起來,想當初年少輕狂時也是到處周遊列國呢(謎之聲: 我看根本是自己愛玩吧    )。基本上這一篇的產生是針對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黑山共和國這三個國家所做的一篇精選集,從過去這十六篇共842張照片的BLOG裡挑出一百二十張,挑選重點是以 1.建築: 獨特建築物 ;2.地貌:特殊地形地貌 3.地標:好山好水的美景 4.人文: 當地的風俗民情與熱情的南斯拉夫民族 ,而選出這一百餘張的精選,也藉此能讓大家對這三個國呀有所了解。當然如果很有興趣,可以進入每一篇的BLOG看更詳盡的介紹。

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黑山在歷史上正值東、西羅馬帝國的交界上,千年的分庭抗禮造成文字與生活習慣的迥異,及至伊斯蘭教興起、鄂圖曼土耳其的統治,更增其文化的複雜性,也讓此區人文采風、建築藝術的多樣性遠遠超過其他歐洲地區。在自然景觀上則有阿爾卑斯高山與峽谷亞德里亞海曲折的海岸線、豐富多變的喀斯特地形


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黑山共和國,皆位於巴爾幹半島上。巴爾幹半島地處歐洲東南,是亞、歐、非三洲的交匯處,東臨 黑海土耳其海峽,南面地中海蘇伊士運河。因此控制著地中海黑海的門戶和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且半島還蘊含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但巴爾幹地區一直以來存在著諸多矛盾與衝突,既有宗教矛盾,領土爭端,加上列強的干涉致使這一地區衝突、戰爭頻發,所以這裡一直被稱為「歐洲的火藥庫」。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王儲塞拉耶佛被一位塞爾維亞人刺殺,所引發的。

斯洛維尼亞以及克羅埃西亞原本屬於南斯拉夫共和國南斯拉夫各共和國由於政治背景、宗教信仰、文化傳統和經濟發展上的差異致使各成員國深層次矛盾很尖銳。在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後,各民族開始各自爭取自治和獨立。1991年-1992年,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馬其頓相繼宣佈獨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92年宣告解體。原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塞爾維亞黑山兩個共和國於1992年4月27日宣佈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目前分成五個國家。

iamei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愛爾蘭作家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曾說:「想目睹天堂美景的人,就到克羅埃西亞杜布尼克。」孤立於海中岬角的海港小城,融合了許多文化於一身,素有『斯拉夫的雅典』、亞德里亞海明珠PEAL OF ADIATIC城市博物館之稱;又依山傍海,風景優美,氣候溫和,是克羅埃西亞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及健康療養勝地。

「在地球上尋求天堂的人,應該來杜布尼克。」著名英國劇作家蕭伯納,在首次到訪該鎮後如是寫道。杜布尼克克羅埃西亞(Croatia),被譽為世上最漂亮的地方之一。這裡的魅力深深吸引了許多作家和旅遊人士,因而贏得「Adriatic Pearl 亞得里亞海之珠」和「Slav 『Athens' 斯拉夫的雅典」的美譽。有機會到訪這裡的人,都肯定會同意這點。


Dubrovnik的發展始於海岸貿易,在中世紀時,它是拉古薩共和國(Ragusa)的所在地,在當時可是亞德里亞海中唯一能與威尼斯匹敵的城邦。這份榮耀一直延續到1808年1月31日,當拿破崙的軍隊攻入Dubrovnik時,拉古薩共和國幾百年來的自由與獨立也劃下休止符。

杜布尼克在西元1979年時被列入世界遺產,但是在1991至1992年克羅埃西亞爭取獨立的期間,遭受到兩千多枚炸彈襲擊而被嚴重地破壞;一直到1995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協助下修復古城,才讓 杜布尼克 重新站了起來。有著「斯拉夫之雅典」美稱的杜布尼克,自然景象巧妙的結合人文建築,從哥德式巴洛克文藝復興時代,所有時期的建築特色相互融合,使得該城鎮成為克羅埃西亞最著名的世界遺產城市。

iamei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杜布尼克(Dubrovnik),古稱拉古薩(Ragusa)克羅埃西亞南部港市,此城面臨著義大利半島的東岸,位於杜布尼克地峽之末端,以風景優美聞名,是熱門的度假勝地,有「亞得里亞海之珠」的美稱。

杜布尼克』過去有著「斯拉夫雅典」稱號,之所以迷人,在於人為建築與自然景觀的完美結合,呈現絕佳的旅遊氛圍,許多好萊塢名片皆在此取景,著名HBO史詩鉅作「冰與火之歌」,便選擇杜布尼克城為最主要的拍攝場景。
Reference: Where HBO's hit 'Game of Thrones' was filmed
杜布尼克(Dubrovnik),是克羅埃西亞最受歡迎的城市,一年四季氣候溫暖如春,以風景優美聞名,是熱門的度假勝地,並有「亞得里亞海的珍珠」的美稱。


杜布尼克的發展是建基於海岸貿易,在中世紀時,它是拉古薩共和國的所在地,在當時亞德里亞海中唯一能與威尼斯匹敵的城邦。這城市憑藉它的財富及外交手段,在15及16世紀時的發展已經達到一定的水平。這城市也是克羅埃西亞語言及文學的其中一個發展中心,是不少詩人、劇作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及其它學者的居所。

iamei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斯普利特(Split)克羅埃西亞的第二大城,人口將近20萬人,也是整個達爾馬齊亞海岸的核心。西元293年,因為羅馬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西元245-316)在海灣邊起造一座奢華的皇宮,開啟了城市發展之路。戴克里先死後,這座巨大的石造皇宮繼續成為羅馬統治者的休閒度假勝地。

西元305年,當時世界統治者羅馬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決定為自己建造一個可以閒暇時居住,同時也是他打算度餘生的地方,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這個地方——在達爾馬提亞的中心,Aspalathos海灣,一邊有斯普利特海域的島嶼可以不受一點海水侵襲,另一邊是高高山脈與陸地隔開。戴克里先亞德里亞的地圖上創造了特殊的一個地方:斯普利特的未來之城。


直到西元 7 世紀,鄰近的羅馬城市沙隆納Salona斯拉夫人入侵,大批難民逃往史普利特,躲在皇宮高大厚實的城牆裡,皇宮才慢慢變成一座有平民出入的小城。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史普利特轉身變為工業大城,隨著克羅埃西亞旅遊業的發展,更因為地理之便,斯普利特串連了達爾馬齊亞北部、南部海岸、島嶼及克羅埃西亞內陸,成祕旅客重要的出入口岸,進出頻繁的渡輪、遊輪、商船使得史普利特港灣呈現一片榮景。

#1 斯普利特是個國際港,有來自世界各國貨輪及郵輪,增添了亞德里亞海繁忙的氣息。
IMG_3786

iamei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史東位於達爾馬齊亞海(Dalmatia)佩萊沙治半島(Pelješac Peninsula)克羅埃西亞本土銜接處的地峽上,因為產鹽所以2200年前就是重要的經濟重鎮。西元1333年杜布洛尼克統治者開始在山頭建造綿延5.5公里的長城,以防禦土耳其入侵,雖然規模不若中國的萬里長城,但已是歐洲最長的防禦工事,也是世界第二長的長城。如今部分城牆雖已頹圮(1991及1996年分別遭到戰火和地震摧毀),但盤繞山頭的石牆工程,仍能見當年的雄渾氣勢,頗為壯觀。


史東位於佩萊沙治半島Peljesac Peninsula克羅埃西亞本土銜接處的地峽上,距離杜布洛尼克59公里,過去也屬於「拉古沙(杜布洛尼克)」共和城邦」的一部分。因為產鹽,經濟地位相形重要,從1333年開始,杜布洛尼克統治者下令在山頭上建造了綿延5.5公里的長城,可說是歐洲最長的一道防禦工事。


#1 這是克羅埃西亞沿著亞德里亞海岸旁的特殊造型灌溉水田系統。
IMG_4364

iamei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達爾瑪其雅海岸北部的旭本尼克(Šibenik)是開啟克爾卡河(Krka)河口歷史的城鎮,旭本尼克(Šibenik)不同於其他Dalmatia(達爾馬齊亞)海岸的城市,這座城市沒有被希臘人、伊利里亞人(Illyrians)、或羅馬人統治過,而是由克羅埃西亞人自行建立的城墩。它的歷史是由克羅埃西亞國王Petar Krešimir IV於西元1066年所開創,自12世紀至18世紀末,因威尼斯斷斷續續的統治,造就了今日所見舊城樣貌,包括聖雅各大教堂(Sv. Jakov)、聖麥可碉堡(Tvrđava sv. Mihovil)等建築物都是威尼斯時期奠下的基礎,同時也是克羅埃西亞境內文藝復興城市風格的典範。

若非擁有一座世界遺產教堂,旭本尼克也許會被多數遊客忽略,不過這個北部達爾馬齊亞海岸的南端海港城市,因為正好是前往兩座國家公園(克爾卡國家公園及科納齊群島國家公園)的交通門戶,旭本尼克自然而然發展成一座觀光重鎮。



從12世紀開始,威尼斯斷斷續續統治這個城市直到18世紀末,今天所見到的舊城樣貌、大教堂、堡壘都是威尼斯時期奠下的基礎,同時也是克羅埃西亞境內文藝復興城市風格的活生生見證。

聖雅各大教堂(Sv. Jakov)當然是旭本尼克的城市之光,自從西元2000年被列為世界遺產之後,旭本尼克的觀光業逐漸從1991到1995年的戰火陰影中復甦,遊客來到旭本尼克,多半也是為了一睹聖雅各大教堂的建築奇蹟。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完全用岩石打造的教堂,當中沒有用到一塊磚或是木頭來支撐。

iamei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從上一篇至今,好像拖稿拖太久,實在是過於忙碌,今天終於生一篇出來。    
今天要介紹的是克羅埃西亞的眾神之地  - 扎達爾 ,它擁有四位守護神Zoilus、Simon、Chrisogonus、Anastasia所庇蔭。數千年來,一直是達爾馬提亞首都,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從那斑駁的牆垣與無數的宗教紀念碑足可證明。(不過這天天氣很糟糕,看不到驚悚大師希區考克所說的絕美黃昏之景:「你如果想看世界上最美麗的日落,那就請你來札達爾。」


達爾馬提亞的中心是有著3000年歷史的扎達爾,這座城市擁有克羅埃西亞最大的羅馬廣場,以及精美的羅馬教堂,如St. Donatus教堂、St. Anastasia教堂和St. Chrisogonus教堂。位於扎達爾附近的城市Nin(克羅埃西亞最古老的皇城),以其擁有世界上最小的教堂(聖十字架教堂只有36羅馬步大小)為榮。扎達爾地區比任何書本都更生動地訴說了克羅埃西亞文化遺產的起源。


扎達爾(克羅埃西亞語:Zadar)克羅埃西亞西部港市與第五大城市。西臨亞德里亞海,是札達爾縣和廣闊的北達爾馬提亞地區的行政中心。札達爾與烏格連島帕什曼島被一條狹窄的札達爾海峽分隔開來,而札達爾老城所在的海角曾經被一條很深的護城河與大陸分隔開來,後來護城河被填充。而停泊條件良好的札達爾港位於城市東北面,港口設施完備、寬敞、安全。札達爾也是天主教札達爾教區的中心。西元前九世紀設有居民點。1920-1947年屬義大利,名「紮拉」。1947年後屬南斯拉夫(今屬克羅埃西亞)。鐵路終點、航空站。工業有魚類加工、紡織、製革等。有考古博物館、海洋陳列館。多中世紀教堂和羅馬建築遺蹟。療養和遊覽地。

iamei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歐洲九寨溝」之稱的普萊維斯國家公園(Plitvice N.P.),因湖面高低錯落,形成數百個大小瀑布,峰巒疊綠、氣象萬千。普萊維斯國家公園可分為上湖區及下湖區,共擁有16個大小湖泊及無數瀑布,故亦名為十六湖國家公園。由於湖水含碳鎂鈣質的石灰岩沉積物,使水質清澈透明,在此形成特殊的地理水文景觀,園內翠綠湖泊及無數的飛瀑清泉,所有的設施如木棧道、人行橋、木屋餐廳等都跟天然美景巧妙的合為一體。

以喀斯特地形著稱的普萊維斯湖,在成為國家公園後,並於1979年成為世界自然遺產,境內的石灰華台階在落差中使得瀑布處處,16座湖泊分別散列各區,故又有「16湖國家公園」的稱號,分明的四季景觀隨著峽谷、瀑布、湖泊呈現不同的樣貌,隨著水的深度、礦物質含量、藻類甚至光線的折射,使得每座湖泊各有不同的風情,沿著人工棧道,搭乘船隻及環湖交通車,都能盡覽這世間難得一見的絕美景緻。


十六湖其實是由一段河道,切割成大小不一的水潭,從上游到下游,一個接一個地串連起來。想深入欣賞這片大自然奇觀,首先要從景區入口乘渡輪到對岸的核心地帶,然後你會進入一個只有水和植物的世界。由於本身是河道,每個湖泊的水位高低略有差異,當湖水瀉向下一級的湖泊時,便會形成多不勝數的小瀑布。最讓人嘖嘖稱奇的,是湖與湖之間居然生長出一道天然樹堤,流水穿過樹隙時,便會被分割成不同的支流,跟九寨溝的「群海」景色,簡直就是一對孖生姊妹。

普萊維斯國家公園大致分為上湖區及下湖區,上湖區的石灰岩山谷有茂密山林及湧流瀑布,下湖區則以矮灌叢為主,這些石灰岩的溶蝕地形在清澈的湖泊瀑布中,反射出五彩繽紛的景象,而茂密蓊鬱的原始森林搭配湖畔風光,沿著棧道步行不啻為遊賞的最佳方式。

iamei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戰爭博物館 (Karlovac Turanj)是個開放的空間,陳列的是當年使用的飛機、戰車、高射砲…等,都是克羅埃西亞自製的武器,這是一場難又慘烈的戰爭。

羅斯托克 (Rastoke)類似於英國水上柏頓 (請看我之前介紹的水上柏頓     ) 和普萊維斯國家公園(也就是十六湖國家公園 ,下一篇即將登場     )的小型綜合版,有水上柏頓房舍小橋流水,也有普萊維斯國家公園瀑布地形落差

戰爭博物館是個開放的空間,陳列的是當年戰爭使用的飛機、戰車、高射砲…等。而羅斯托克水上村莊因高低不平的地勢,小巧的飛瀑流經房子、沿著懸崖落下,房子卻屹立不搖,令人嘖嘖稱奇。



戰爭博物館 (Karlovac Turanj) :

iamei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札格里布 (Zagreb)克羅埃西亞共和國首都,人口約80萬,札格里布是中歐歷史名城,其名的原意是「戰壕」。西元600年斯拉夫民族在此定居,1093年該城始見於史籍,當時為天主教佈道點。後來興起兩座分開的城堡,13世紀形成了有一定規模的城市。

16世紀初被稱為札格里布。19世紀是奧匈帝國統治下的克羅埃西亞首都。1991年成為獨立後的克羅埃西亞共和國首都。整個城市由三部分組成:即由教堂、市政廳等古建築組成的老城,也稱上城區,和由廣場、商業區、歌劇院組成的新區,又稱下城區,以及二戰後發展起來的現代化市區

札格里布Zagreb是中歐歷史名城,其名的原意是「戰壕」。1991年成為獨立後的克羅埃西亞共和國首都。整個城市由三部分組成:即由教堂、市政廳等古建築組成的老城,也稱上城區,和由廣場、商業區、歌劇院組成的新區,又稱下城區,以及二戰後發展起來的現代化市區。



#1 國家劇院面臨新城區內的提托廣場,屬於新巴洛克式殿堂建築,黃色的外觀在太陽的照射下顯得鮮豔而美麗。

iamei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離開了斯洛維尼亞,第一次踏入克羅埃西亞的第一站:「歐帕提亞」(OPATIJA),Optija不像克羅埃西亞其他以輝煌歷史聞名的大城市,Opatija是以濱海大道及山間小徑,串連成一片可以悠閒散步的度假勝地,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克羅埃西亞(Croatia)的「歐帕提亞」(Opatija),曾為奧匈帝國哈布斯堡家族及歐洲王室貴族的渡假勝地,因此這裡又被稱為亞得里亞海尼斯。嬌貴繁麗的歐帕提亞,在芬芳的花香中,夾帶幾分優雅閒適的貴族氣息。

有亞得里亞海上的Nice尼斯(法國南部小鎮)之稱的Opatija,是克羅埃西亞東岸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度假勝地,所以歐帕提亞有亞得里亞海的尼斯的美稱,而這裡也是亞得里亞海沿岸相當古老的觀光地區。


Opatija(歐帕提雅)位於亞德里亞海東岸的Kvaner (克瓦內爾灣)灣畔,在1844年以前,這裡還只是座小漁村,但在這一年,來自Rijeka(里耶卡)有權有勢的商人Higinio von Scarpa,在海岸邊蓋起一棟被森林環繞的豪華別墅--Villa Angiolina(安裘莉娜別墅)後,從此開啟了Opatija的知名度。1884年,Opatija的第一家豪華旅館Hotel Kvaner(卡瓦納飯店)落成後,更是吸引了歐洲各國的貴族來到這裡度假,讓這個小鎮充滿了歐洲皇室的貴族氣息。

iamei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